联系我们

020-83028506
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(庐江书院旧址)

微信

岭南金融博物馆微信
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 / 详情

汉武帝时期改铸五铢钱

发表时间:2022-10-20

来源:《中国货币通史》第一卷

铜钱.png

汉武帝时期“五铢”铜钱


元狩三年(公元前120年),汉武帝与大臣们讨论财政问题,谈到了社会上的货币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。

首先,数量无法控制。其实,市场用钱在相当程度上还是依靠地方官府。凡有矿山的郡国往往仿照邓通的方式,即山铸钱。省略了原料的运输、购买原料时中间商盘剥等问题,在工匠“食官”的条件下,多铸钱币可以获得最大利益。于是郡国贪利,铸钱无节制。其次,由于铸钱无节制,产品必然粗糙,甚而为贪利而减重。官有减重,民间遂无管制,于是民间盗铸风行民间的盗铸造成了社会上钱币的进一步增加。再者,既然减重钱币能够通行,而矿山又控制在官方手中,民间于是“盗摩钱里取(yù)”。 钱里即钱的背面。从秦半两至今,半两钱币的形制基本上是一面有字,面完全平素。这就是“摩钱”的条件。从发现的实物来看,盗铸者利用一些足重的,较厚的四铢半两钱,在钱背面锉磨,钱币锉磨后变薄,但仍可使用,锉下的铜屑收集起来作为盗铸的原料。

由于钱币数量猛增,而社会生活资源并没有明显增加,造成实际上的通货膨胀,物价上涨。而轻于法定重量的钱币大量流通于市场,也成为物价上涨的推进因素。

汉武帝显然对建元初年行三铢钱的失败耿耿于怀,此时选择了适应市场的方式,决定重新推行三铢钱。与建元五年(公元前136改三铢钱为“三分钱”一样,当年称三分钱,钱面文字是“半两”,实际是四铢钱。此次推行三铢钱,也只是一次减重行为,即尽量收回市场上的四铢钱,重新改铸为三铢重的半两钱。

然而此次的三铢钱更为失败。同为半两钱,标称重量仅0.6克之差,市场和官吏难以管理,盗铸者却更有了减重取利的机会,市场更加混乱。大臣们及时反映了市场的情况,武帝也意识到混乱的原因,在御史大夫张汤的提议下,决定彻底改变行用百年的半两钱制。元狩五年(公元前118,汉武帝诏令全面废止半两钱,一律改用一种全新的钱币——五铢钱。

新钱制由中央统一规定重量、尺寸、文字形式,由各郡国分别铸造。从出土发现看,新五铢钱的重量约当3.3克,钱径为2.5—2.6厘米,方穿边长0.9—1.0厘米。钱面文字为右“五”左“铢”钱币最大的特点是,钱面和钱背都有较粗的边郭,这是为了防止“摩钱里取鋊”。

但是因为钱币由各郡国分别铸造,所以各地铸造出来的钱币并不完全一致。从出土的郡国五铢钱可以看出,这些钱币大多基本遵循了国家的统一规定,可是无论重量、文字,仍然有不少细微的差别。

后来的历史证明,五铢钱的出现,在中国货币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。重12铢的秦半两钱主要不是用于个体小农,所以在秦统一后自然逐渐减重到8铢左右,但仍然被汉人认为“秦钱重难用”。汉朝建立后,一直在寻找一种适用的钱币、从汉初小钱、吕后八铢、五分钱,到荚钱、四铢钱、三铢钱,钱制的摇摆反映了社会政治与经济在战乱和恢复中的动荡。五铢的出现,及后世对五铢的沿用,正说明,这是一种在社会比较稳定的条件下,适合于中世纪农业生产力,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使用的钱币。

 

(节选自《中国货币通史》第一卷)


责任编辑:岭南金融博物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