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微信
岭南金融博物馆微信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发表时间:2023-02-28
来源:《朱理治:翰墨载道的红色金融家》《朱理治临危受命稳经济》
朱理治(1907-1978),又名朱铭勋,江苏南通人。曾任陕甘宁边区银行行长,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兼计划委员会主任。
作为一名从大革命时期一路走来的老革命家,朱理治在推动中国革命金融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尤其在他担任陕甘宁边区银行行长时,正是边区银行由财政支付机关向国家银行转变的关键时刻,他通过建立边区独立自主的货币体系、完善新民主主义国家银行的职能、形成完整的金融网络以及健全各项规章制度,使得边区银行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。
一、临危受命,构建独立货币体系
1940年年初“皖南事变”发生后,国民党政府不仅立刻断绝了输往边区的财政拨款,而且对边区进行全面封锁,企图在经济上困死共产党。
面对这种情势,党中央决定由边区银行发行独立的货币,在全边区停止法币的使用和推行新的金融政策,以克服财政困难,打破国民党的封锁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朱理治被任命为边区银行行长。
到任后的朱理治写下了“鞠尽死而后”“切照真理办事”等几个大字。然而,在他上任当月,边币便发生了金融物价大动荡,币信用下降,由边境逐渐向延安中心区域退回。朱理治深感事态严重。他通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指出,金融物价波动主要是内部生产物资不够、出口不平衡、财政收支不平衡、边区经济缺少组织性等原因。1941年8月,朱理治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,并提出减少“财政拖累”和减少边币发行的建议,受到毛泽东充分的肯定,认为“很有价值”。同月,中央财经委员会作出了坚持不超过现行发行额、尽一切可能收缩通货的决定,并要求“财政厅保证不再向银行透支”。朱理治的发行思想得到了党中央、边区政府的肯定,更得到了实践的证明。这个时期,他不仅大力推行边币,还针对物价上涨的情况搞了平价运动。到7、8月份,边区物价有所下降。
二、稳定边区,调整存贷汇业务
朱理治担任陕甘宁边区银行行长的短短两年(1941-1942)是边区银行大发展的两年。
在稳定边币发行的基础上,朱理治领导陕甘宁边区银行,根据边区经济建设的实际,相应地调整贷款、汇兑、存款三方面业务。开创了新的存放款种类,发放以农业生产为重点的贷款,农业贷款从无到有。此外朱理治还提议“采用有奖储蓄的办法吸收存款”,并在报纸上刊发有奖储蓄广告,有奖储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众对银行“票子”的信任度。
三、爱才惜才,健全金融行政
朱理治深刻认识到必须加强金融队伍建设。他聘请边区著名经济学家组成银行顾问团,聘请法学家鲁佛民担任银行法律顾问,陆续从各大学院及中央领导机关调集知识分子干部50余名,使边区银行的知识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,为银行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。
此外,朱理治在健全业务管理制度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。使边区银行的各项工作走向正轨,有法可依,有章可循。据不完全统计,在朱理治任期内,边区银行制定的各种存放款、汇兑、现金出境、货币交换、法币管理等章程、办法、条例、法令有二十多项为业务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(节选自:《朱理治:翰墨载道的红色金融家》《朱理治临危受命稳经济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