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
020-83028506
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(庐江书院旧址)

微信

岭南金融博物馆微信
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 / 详情

风云一时“袁大头”

发表时间:2023-06-30

来源:吉林日报

说起“袁大头”,在我国钱币历史上曾经名扬一时。据资料记载,1914年,正面镌有袁世凯侧面像、背铸嘉禾图俗称“袁大头”的银元问世,至今已91年。在1949年前,由中国政府发行的近千种银币中,“袁大头”就独占发行量最大,存世量最多两项头衔。

谈及“袁大头”的历史,可谓耐人寻味。中国著名考古学家、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魏存成教授介绍说,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,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,令江南造币厂归财政部管理,主张把铸币权集中于中央政府,并着手定币制。不久,袁世凯挟中外反动势力,迫使孙中山于民国元年4月1日让位,故币制问题未及整顿。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,有3个原因促使北洋政府实行币改:一是孙中山虽辞去临时大总统,但于1912年8月24日应袁之邀,进京与袁世凯先后谈话13次。并于同年12月3日发出“创议钱币革命,对抗沙俄侵略”的通电;二是当时北洋政府的国务总理熊希龄鉴于当时铸币、纸币十分复杂,在市场上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,而且各有各的流通范围,规格不一,折算繁琐,对收税、发饷、交换都有不便,市面恐慌,民众积怨,也主张实行币改;三是袁世凯为了解决军费,也需要借助于货币,并趁机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,来提高他的统治地位。

民国元年7月15日,北洋政府设立了币制委员会,专门研究和拟定币制改革方案。民国二年1月14日,又拟定了币制委员会章程并调整了组成人员。经过一段时间的热烈争论,熊希龄内阁于1914年1月17日提出了银本位制统一币制方案。1914年2月7日,以大总统令公布了《国币条例》及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》,其要点是:国币铸发权专属于政府。国币以壹圆银币为主币,重量为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,以银九、铜一(后改为银89,铜11)铸造后总重量为七钱二分。国币壹圆银币的形式,以教令颁定之。后定为正面镌袁世凯侧面头像及发行年号,背面铸嘉禾纹饰与币值。

1693383817675059180.jpeg

岭南金融博物馆馆藏: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

 

自《国币条例》公布后,同年先在天津造币厂铸造“袁大头”壹圆银币,后在南京、广东、武昌等造币厂陆续铸造。国币种类,有银币四种:壹圆、半圆、贰角、壹角;镍币一种:五分;铜币五种:二分、一分、五厘、二厘、一厘。国币计算均以十进制,每圆十分之一称角,百分之一称分,千分之一称厘。

因“袁大头”壹圆银币币型划一,成色、重量有严格规定,很快受到了社会认同和接受,在国内金融市场上逐步取代了清朝的龙洋,成为流通领域的主币。这样,“袁大头”就成为我国银元史上铸量最多,流通时间最长的银元。作为货币,它在我国近现代史上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。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的一位负责人谈及“袁大头”,对它在一定时期内起到的作用给予了肯定。他告诉记者,“袁大头”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当时国内越演越烈的乱制各式银元的现象,对抵制外国银元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。“袁大头”发行后,民众愿用国币,不要“洋钱”。在“五四”运动掀起的反帝高潮中,上海钱业公会宣布使用“袁大头”,这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钱币。

由于“袁大头”存世量大,退出流通领域后,一直成为银元收藏者特别是初入门的爱好者的首选对象,同样也是由于存世量大,它的市场价格一直比较稳定,属老银币中的低价潜力品种。

目前,市场常见的“袁大头”最多的三个品种是民国三年、九年和拾年铸造的,民国八年铸造的“袁大头”存世量略少些,市价约120余元一枚,为不少集币爱好者所看好。甘肃省铸造发行的标有“甘肃”字样的“袁大头”存世量已经很稀少,现成交价已达1800多元。据有关专家讲,“袁大头”中最珍贵、最稀罕的品种,当属民国三年袁世凯头像“签字版”试铸币,现已鲜觅其踪影,拍卖会上也很少露面,该币目前估价约人民币4至6万元左右,是近代银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。

 

(节选自吉林日报/2005 年/5 月/24 日/第 012 版)


责任编辑:岭南金融博物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