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
020-83028506
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(庐江书院旧址)

微信

岭南金融博物馆微信
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 / 详情

百炼不轻,从革不违,货币天然是金银

发表时间:2024-01-31

马克思《资本论》中提到“金银天然不是货币,但货币天然是金银”。在国际金融市场中,黄金作为一种重要的避险工具具有抗贬值与保值的功能,加之化学性质稳定、柔软易加工的特点,早在公元前650年的古希腊时代便被小亚细亚地区的吕底亚人应用于商品交易之中,且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极好物品之一,其价值连城有目共睹。纵观我国历史,战国时期我国的商业得到大幅发展,商人数量激增,在此历史前提下,金属货币出现,黄金正式被称作为“币”,《管子》中有记载:“黄金刀币,民之通货也。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,黄金方寸而重一斤”。从此以往,黄金的流通与贮藏一直是一种尊贵的象征。

一、中华民国时期广州黄金交易市场

20世纪初,各国纷纷实行金本位制,世界银价不断下跌。国内战火连天、局势动荡,纸币贬值严重,市场物价极不稳定。因而人们更加倾向于兑换贵金属货币以求日常保值,黄金便成了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商品,金铺的黄金兑换和买卖业务兴盛,银号也开始兼有黄金买卖业务。

广州银业公市每天议定公布黄金价格,作为黄金交易的标准。刚开始时只是金饰的收购和配制,之后逐步有一些碎金、金币等小规模买卖,再发展成为柜台交易。后来发展到公开的金银贸易市场。民国初期,黄金交易量大增(图1),1929年后世界经济危机大爆发,百业凋零,社会购买力骤减,当时的媒体曾报道“金市人心不定,万状险恶”,黄金交易市场进入冷淡期,部分金铺停业。直到1938年广州为日军占领,保值观念复起,黄金交易又兴旺起来。

图1 1918~1926年国内十两金条市场价格走势(数据来源:《时报》1918年~1926年)

民国时期由于通货恶性膨胀,黄金不仅被作为储藏、保值手段,也成为游资集中投机炒卖的目标。金铺和银号共同操纵广州黄金市场,获利丰厚。1948年,金圆券崩溃,黄金交易数目骤增达到每天二三万笔以上。广州与港澳相邻,而香港又是远东最大的黄金市场,受到黄金涨跌、金融波动的影响,加上连年内战,致使经济崩溃,社会人士争相购入黄金以谋出路。

二、中华民国时期广州铸金概况

广州铸金有着悠久的历史,在西汉南越王时期已拥有高超的打金技艺。清代,在乾隆皇帝“一口通商”的政策下,广州成为重要的通商口岸,打金技艺在这一时段达到鼎盛。清代王宇基《盐法议略·广东盐务议略》载:“盖天下产铁之区莫良于粤;而冶铁之工莫良于佛山”。据《广州商业年鉴》统计,1933年广州金铺共有231多间,素有“金铺多过米铺”的说法。

民国中期,中华南路(曾称小市街,今解放路)为金铺的主要聚集地,十七甫路(今十八甫路)、十八甫路也有零星分布。到了民国末期,中华南路、惠爱路(今北京路)、上九路(今上下九)、第十甫路、长堤西濠口皆是金店林立、商贾云集。虽然金店毗连,但在经营上却是互相谦让。每一间店面都金光闪闪、熠熠生辉。各家金店为了自家店铺信誉同时也为了确保质量,对出售的金条、金锭、黄金首饰等,都铸有形制铭文规范的厂家或店号等戳记。例如金锭、金条上会铸有代表质量、铸造机构、成色等信息的戳记。

三、中华民国时期广州金条特征

金条是民国黄金货币的一大特色,囊括了民国时期广州地区的黄金熔铸概况,承载着广州近代打金文化,然而其在民间鲜有出现,多为官员或殷实富贵之人收有。金条除了戳印金铺名字、地址电话以外,部分还戳印有“足金”字样,以及“1360”“5000”“4000”等阿拉伯数字,这是金条质量的标记。民国时期在黄金、白银交易计算时,市场上仍沿用明清时期的司马两(亦称库平两),一司马两折合37.4285克,俗称“老两”“旧两”,司马两以下的单位依次为钱、分、厘、毫、丝、忽,“1000”为1000厘,即表示一司马两。新中国成立前,广州、香港、澳门三地所使用的度量衡制皆如此,直到现在香港、澳门的黄金市场仍以司马两作为交易单位。

图2 岭南金融博物馆馆藏金条图片

如图2所示,金条上戳印的5000则表示五司马两,合算为187.4克。通过戳记还可以辨别这些金条分别来自永成、生记祥、生昌、永生、恒和等多家金铺,其中还有一件出自澳门的信生金铺。

作为贵金属之首的黄金,天然拥有衡量财富的价值,同时寓意着丰裕、高贵、稳固可靠的内涵品质,例如“固若金汤”“一诺千金”“金玉满堂”等成语中对黄金的应用。这也象征着无论外界社会如何变迁,黄金将永葆本色,一如既往地熠熠生辉。

(参考文献:

《中国货币史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,作者:彭信威;

《清末天津熔铸壹两金锭的作用研讨––基于黄金货币职能与特性的启示》《天津学术文库(中)》2014年,作者:孙勇娜、潘佃安;

《广州商业行名录》,1947年版,编者:陆贵福等。)

责任编辑:岭南金融博物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