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
020-83028506
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(庐江书院旧址)

微信

岭南金融博物馆微信
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 / 详情

中国红色金融文化探索之路的开端

发表时间:2025-02-28

海陆丰劳动银行是我国第一个红色政权建立的银行,也是我国第一家苏维埃银行。海陆丰地区是最早掀起农民运动的地区之一。在共产党员彭湃等同志领导下,海丰成立了大革命时期第一个农民协会。四·一二以后,海陆丰的农民对国民党的叛变进行了坚决的斗争。1927年10月,中共东江特委领导第三次武装起义,11月,成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“海陆丰苏维埃”。

1928年2月20日,海丰县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发布了第四号通告,宣布决定成立劳动银行。劳动银行行址设在南丰织造厂。南丰织造厂是军阀陈炯明开办的,起义成功后收归海丰县苏维埃政府。劳动银行的行长由海丰县苏维埃经济委员会主席陈子歧兼任。银行建立的主要目的是:一、调剂资金,支援革命根据地建设,支持武装斗争。海陆丰苏维埃刚建立的时候,财政状况是比较好的。按1927年11月的统计,没收反动财产约有一二万元,对土劣、地主等的罚款约五万余元,没收当铺财产约一万余元,总收入约八万元。但支出也在六七万元。自12月后,反动分子杀的杀了,逃的逃了,罚款收入无几,只有靠烟酒屠等捐税和纠来船舶的税收,每月只得几万元。而财政支出除维持军队和政府费用外,还要帮助惠阳、紫金、五华、惠来等县,又要上缴省委经费。同时,由于敌强我弱,如彭湃同志所说,“敌人必然商集重兵向我进攻,我们要做好退入山区坚持斗争到底的思想和物质上的准备。”为了解决这些经济上的困难,需要一个苏维埃自己的金融机关,用以调剂资金,保障革命斗争的需要。二、扶助农业生产,废除高利贷剥削。海陆丰起义成功后,海丰县临时革命政府于1927年11月6日发布了土地革命的第九号布告。到1928年2月,海丰县基本完成了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工作。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。但是获得土地的农民又面临着缺乏耕牛、耕具和种子、肥料的困难。过去农民在生产上遇到困难,只能被迫借高利贷。放高利贷的机构往往是当铺。当铺抵押放款额很低而利率极高。革命政府在实行土地改革的同时,没收了当铺废除了高利贷。这就迫切需要一个扶助农民生产的金融机构,既能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和生活问题,又能发展苏区经济。海丰县苏维埃关于建立劳动银行的通告说:“有此借贷机关,得以从事生产,发展社会经济。”三、救济金融,便利交易。当时海陆丰市面流通的货币复杂,大洋、小洋(双毫)、仙士(铜板)、西纸(多为港币)都可通行。海丰大洋一元找小洋十二角半,陆丰找十三角。仙士十八个当小洋一角,西纸十元找小洋十二元或十二元半。广东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纸币非买物不用,自反蒋战争爆发后几乎完全不用。因此需要有一种革命货币统一市场。劳动银行则承担了这一任务。

海丰县苏维埃在宣布成立劳动银行的同时,公布了劳动银行发行条例,并暂定发行纸币十万元。由于劳动银行纸币尚未印就,暂借原南丰织造厂定制的银票两万元,加盖海、陆丰人民委员会印章。这项银票面额分十元、五元、一元三种,在两县范围内流通。银行通过银票的发行,收兑了不少现洋,以供应军需民用。

据当年的老同志回忆,劳动银行不仅借用南丰织造厂银票发行了代用货币,而且积极印制自己的纸币。印刷厂设在中响白芒湖,厂址原是一个书院。纸币用木版印刷。1928年2月印成第一批钞票十万元,面额分五元、一元、五角、二角、一角五种。由于纸币刚刚印好就赶上敌人进攻,苏维埃不得不撤到山区,不久,遭到了失败。这批纸币没有来得及发行。海陆丰苏维埃劳动银行从1928年2月20日建立,到2月底撤出县城,存在时间极短。但是它的意义巨大。劳动银行的建立,说明我党的一些早期革命领袖,早在红色政权建立初期,就认识到了银行对于革命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性。劳动银行发行的货币虽然没有流传下来,但它却是红色政权通过自己的银行发行的第一种货币。在我党的货币金融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。

(参考文献:吴 平、陈 忠、曾桂蝉、江梅枝、陈佩山、肖茂盛、曾超仪:《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建立的海陆丰劳动银行》《中国钱币》1988年第4期)

责任编辑:岭南金融博物馆